食品
瑞旭集团
工业化学品
日化品
食品
医疗器械
农用化学品
检测认证
绿色双碳
Search

UC 人参、西洋参、灵芝有望加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来源 瑞旭集团 作者

2022年10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人参 西洋参 灵芝 3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及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具体信息如下表所示。UC反馈截止时间:2022年11月25日

序号

原料名称

每日用量

功效

技术要求

产品剂型

用量范围

适宜人群

不适宜人群

注意事项

1

人参

(人工种植,5年及以下)

1-3g

易疲劳者

少年儿童、孕妇、乳母;湿热体质、阴虚体质者

不宜与含有藜芦、五灵脂的中成药同用。

感冒、舌苔厚腻、易上火者不推荐使用。

长期食用建议根据个人体质酌情减量使用。

缓解体力疲劳

见原文附件

片剂(含片、咀嚼片、口服片)、硬胶囊、软胶囊、粉剂、口服溶液、颗粒剂,茶剂(不含茶叶)

免疫力低下者

增强免疫力

2

西洋参

1.5-3g

易疲劳者

少年儿童、孕妇、乳母

湿热体质、阳虚体质者

不宜与含有藜芦的中成药同用。

感冒、舌苔厚腻者不推荐使用

缓解体力疲劳

见原文附件

片剂(含片、咀嚼片、口服片)、硬胶囊、软胶囊、粉剂、口服溶液、颗粒剂,茶剂(不含茶叶)

免疫力低下者

增强免疫力

3

灵芝

4-6g

免疫力低下者

少年儿童、孕妇、乳母

/

增强免疫力

见原文附件

片剂(含片、咀嚼片、口服片)、硬胶囊、软胶囊、粉剂、口服溶液、颗粒剂,茶剂(不含茶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于2020年12月后陆续发布了《辅酶Q10等五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以辅酶Q10、破壁灵芝孢子粉、螺旋藻、鱼油或褪黑素为单一原料的保健食品已于2021年6月1日开始执行备案制,但备案仅适用于国产产品。

2021年12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蛋白质(征求意见稿)》(点击查看),拟将大豆分离蛋白和乳清蛋白作为含蛋白质的原料纳入目录中。瑞旭集团推测认为,与辅酶Q10等5个原料的备案要求类似,大豆分离蛋白和乳清蛋白,以及本次征求意见的3个原料,可能仍将仅适用于国产产品,而不适用于进口产品。

拓展阅读: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研究专项课题

  • 第一批原料目录研究

以上3种原料均为2017年9月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发布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研究专项课题”公开招标项目中列出的原料。

保健食品原料研究:包括原料来源、原料质量评价方法、产品质量、剂型、工艺及检查方法等研究内容,共涉及26个原料:沙棘(油)、 人参 (红参)、西洋参、天麻、三七、 灵芝 灵芝孢子粉 、枸杞子、 螺旋藻 、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红花、黄芪、石斛、红景天、鱼油、海豹油、鳕鱼肝、大蒜油、牛初乳、蜂王浆、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番茄红素、辅酶Q10、褪黑素+维生素B6、角鲨烯、肉苁蓉。(注:已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料标为 蓝色 ,征求意见的保健食品原料标为 红色

  • 第二批原料目录研究

2018年9月,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再次发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研究专项课题”公开招标项目。

涉及原料:山楂、黄精、玉竹、阿胶、金银花、山茱萸、生地、蜂胶、苦丁茶、薏苡仁、五味子、桑叶、盐藻及提取物、松花粉、DHA及DHA藻油、共轭亚油酸、蛹虫草(蛹虫草子实体)、 大豆蛋白 乳清蛋白 、蚕蛹水解氨基酸、酪蛋白磷酸肽+钙、益生菌:两岐双岐杆菌、长双岐杆菌、短双岐杆菌、青春双岐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益生元:异麦芽低聚糖(IMO)、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低聚木糖(XOS)、低聚乳果糖(LACT)、大豆低聚糖(SOS)、菊粉(Inulin);益生菌+益生元组合。(注:征求意见的保健食品原料标为 红色

官方链接: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人参等三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相关推荐: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订阅“ CIRS食品合规互动 ”!实时传递最新食品监管法规动态,获取最热行业资讯,你想知道的最新一手资讯都在这里。

食品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UC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系。
联系UC
杭州总部:+86 571 86058259
上 海:+86 21 5077 8970
日本产品:+86 571 86057827
联系UC
杭州总部:+86 571 86058259
上 海:+86 21 5077 8970
日本产品:+86 571 86057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