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美容仪品牌ReFa关联公司和Miss Arrivo幻影美容仪代运营公司同一时间吃下罚单,两家被罚金额合计65万元。
这只是野蛮生长的美容仪市场中乱象的一角,近年来美容仪的质量安全、虚假宣传问题频发,美容仪行业的健康发展,亟待强监管。
两大美容仪品牌被罚
此次被罚的两家企业分别是爱姆缇姬(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下称:爱姆缇姬)和上海奋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奋博商务)。
据官网资料显示,爱姆缇姬成立于2013年,其母公司MTG以二手车销售业务起家,在2009年2月创立美容仪品牌ReFa,并于2017年在中国开设首家线下实体店,目前ReFa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均设有官方旗舰店。
公开资料显示,奋博商务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美容仪器的批发和品牌运营业务,而旗下代运营的品牌之一便包括Miss.Arrivo。据官网资料显示,Miss.Arrivo品牌来自一家日本公司ARTISTIC& Co,后者旗下另一美容仪品牌为Dr. Arrivo宙斯。
从处罚书来看,两家企业被罚原因并不相同,但皆因为虚假宣传,且祸起电商。据处罚书,爱姆缇姬在天猫平台上开设的ReFa官方旗舰店中,售卖美容仪、面霜、吹风机等产品,为提高“refa智美迹育肌射频美颜仪”的销量,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爱姆缇姬发布“日本抗衰老专家推荐日比野佐和子(医生·医学博士)……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会理事”的广告宣传。经查,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对外公布的理事会理事名单中无日本医生日比野佐和子此人,内容虚假。
此外,爱姆缇姬宣称一款吹风机有改善发质的功能。但处罚书称,电吹风机主要是通过电热丝加热,吹干头发,对头发有一定的电磁辐射和损伤,不具备帮助改善发质功能,内容虚假。鉴于此,监管部门对该公司罚款45万元。
▍截自上海市监局官网
奋博商务则是在网店发布的Miss.Arrivo幻影美容仪广告中,真人案例所示人物并未参加当事人委托第三方开展的仪器功效测试,也不具备自行完成脸部纹理仪器检测的能力,内容虚假;此外在Miss.Arrivo缪斯升级款美容仪广告中,真人面部对比图片经当事人以技术手段修改,夸大产品功效,内容虚假。
▍截自上海市监局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爱姆缇姬及其旗下产品ReFa曾多次卷入虚假宣传的事件中。2017年,公司因违反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推销商品进行虚假宣传,被上海市场监管局罚款1.5万元;今年8月,爱姆缇姬因发布虚假广告再度被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万元。此外,在2020年10月,爱姆缇姬旗下美容仪产品ReFa还曾因镍超标被央视点名。
入局玩家多,市场乱象多
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面部美容仪规模超过111.8亿,而2019年这一数字为73.24亿元,三年间增长率达到了53%。据中国家电网显示,截止到2021年我国美容仪器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其中包括代工厂转型品牌、拓宽品类的小家电品牌以及从医疗器械转型的企业等。
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美容仪市场,近两年来,国内外美妆企业纷纷加入战局,推出不同功效的美容仪产品。
今年6月,美妆巨头欧莱雅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新款美妆设备——兰蔻菁纯臻颜双重光学紧颜仪。而在2020年,宝洁也曾推出一款名为“OPTE AI素颜仪”的美容仪。
▍截自欧莱雅官网
此外,美容仪行业还吸引了不少跨界入局者。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2021年,小米至少投了3家美容仪品牌,其中在去年7月,小米集团领投美容护理品牌inFace,投资额达数千万元人民币。据了解,2017年成立以来,inFace曾推出inFace声波洁面仪、inFace黄金美容棒等多款美容仪器产品。包括华为、美的、海尔等国产品牌也都曾先后推出美容仪产品。
尽管过去几年新入局者众,但据数据显示,目前以雅萌、初普、宙斯等为代表的国际品牌仍然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这些品牌入局时间较早,主打中高端市场,产品单价更高,在历年天猫双11美容仪销售额榜单名列前茅。
不过,也必须看到,在玩家相继入局、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美容仪行业门槛低、标准不完善等因素,业内也一直存在一些乱象,产品不合规、品牌被处罚的现象时而有之。
去年8月,在深圳市消委会发布的10款热销家用美容仪产品的比较实验中,有6款镍释放量偏高,容易引起皮肤过敏;2款美容仪不符合标准,存在低温烫伤的风险。此外,受测试的5款宣称具有瞬间提拉、二次清洁、二年热导入效果的美容仪均不如商家宣传的功效显著。
再到此次爱姆缇姬和奋博商务两家企业在同一时间被罚,行业乱象不止。
行业监管加强,企业需练内功
过去美容仪市场之所以乱象丛生,相关标准的不完善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早在2013年7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曾发文明确,不用于医疗目的,仅用于面部清洁、去除角质、祛皱、淡化色斑、提紧皮肤的皮肤美容仪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尽管2018年我国曾发布《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用于监管美容仪安全隐患,但由于美容仪仍然属于新生家电,很多标准依旧按照小家电产品品类实施,目前大部分相关企业也无技术检测认证,行业部分标准一直都处于待完善阶段。
直到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率先明确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截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随着一系列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出台,美容仪行业将迎来一波整顿潮,这也是推动美容仪市场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的必经之路。
据魔镜报告指出,尽管美容仪市场规模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但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理性,主打“平价替代”的低价产品销量下降,品牌头部效应进一步放大,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在挑选美容仪时更加看重品牌服务能力和产品质量,对优质产品认可度提高,在此趋势下低端产品将会被市场加速淘汰。
当然,在市场监管加强和消费者意识提升的同时,美容仪品牌和相关企业也必须增强意识,主动履行美容仪行业相关政策标准,从多方面提升行业整体信誉。
首先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将产品研发、功效验证放在首位。过去美容仪产品因质量不达标被消费者投诉的现象时有发生,归根结底在于企业研发实力和产品专业性的不足,一些产品未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临床试验便仓促上市。
随着国家对美容仪市场监管的加强,相关企业同时也需要苦炼内功,在产品专业技术、安全性等环节下功夫,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体验。
其次,针对过去美容仪市场上出现的虚假、夸大宣传现象,则需要品牌和商家在遵守市场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产品功效表述、规范宣传用语,避免产生质量不符、货不对板的现象。
国内美容仪起步较晚,当前尚处于发展早期,在此阶段,行业确实需要更多包容来鼓励创新,但这不意味着放任,头部企业更应该以身作则,促成良好的行业风气。
相关推荐: